四川用电紧张缓解,监管治光伏乱象——零碳研(3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2020年9月,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。2022年6月15日,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,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?碳中和背景下,不同产业和企业
2020年9月,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。2022年6月15日,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,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?碳中和背景下,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?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《碳报》,研究最新双碳政策、权威声音、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,并进行分析解读。
如果你有好的案例、创意,欢迎联系我们
近日,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,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,严厉打击光伏行业领域哄抬价格、垄断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。
7、湖南:到2025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%
5、特斯拉陶琳:市场竞争更激烈,创新不足的企业将被淘汰
针对电动化与低碳转型这一话题,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接受新京报专访时表示,从近二十年发展来看,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呈现了良好的势头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原来的技术尝鲜,政策引导,迈入了大众普及阶段。不过,这一发展历程中也面临一些新特征与挑战,他建议进一步加快新能源产业顶层设计,加速推进新一代电池的研究开发与应用。?
>>>专题碳讨
零碳解读:我国电力碳排放在国家总排放中占比近50%,推动电力行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。电力能源供给将由主要依靠传统煤电逐渐转变为更多依靠风电、光伏等低碳排放的新能源发电,能源生产将从主要依靠资源转变为更多依靠装备,电力装备成为落实“双碳”战略、实现能源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支撑。
工信部、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《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(2022-2025年)》,提出到2025年,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管理机制基本完善,节能减排取得重点突破,行业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,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能力明显增强,单位信息流量综合能耗比“十三五”期末下降20%,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“十三五”期末下降15%,遴选推广30个信息通信行业赋能全社会降碳的典型应用场景。
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,以零碳为目标追求,将打造集内容、数据、服务、调研报告、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,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。零碳研究院会记录“双碳”发展、创新科普产品、打造高端智库、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、构建“双碳”咨询体系、搭建交流平台、组织公益活动、发布调研报告、评选优秀案例。
6、央行将部分外资银行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
【摘要】
8月26日,上海市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制定了《关于支持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》,其中提出的“探索建设氢交易平台”最引市场关注,包括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、标准、方法学,探索氢交易及绿氢交易、价格指数、溯源认证、氢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氢能碳减排市场化交易机制,推动清洁氢产生的减排量纳入自愿碳减排市场交易,逐步探索建设全国性氢交易所。
波罗的海周边八国于8月30日签署了旨在迅速扩大海上风电产能的“马林堡宣言”,其雄心是到2030年将波罗的海地区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提高至19.6GW,该目标是当前2.8GW的7倍。与会国包括丹麦、瑞典、芬兰、德国、波兰、拉脱维亚、立陶宛和爱沙尼亚。
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,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国内车市的强劲新增长点,建议我国继续坚持“顶层设计”原则,为行业发展领航护航:尽快出台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路线图,进一步明确汽车产业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时间表、实施路径、核算边界等。
零碳解读:据湖南省发改委介绍,本次《方案》在“十三五”的基础上,进一步优化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机制,在能耗双控方面做出了重大变革,主要体现在:不再下达总量控制目标,对能耗强度降低达到激励目标的地区,其能源消费总量在当期能耗双控考核中免予考核;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;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;对全省统筹规划的火电项目和国家规划的重大项目实施能耗单列。
文章来源:《企业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qy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3/2449.html